邮箱:178431850@qq.com
手机:18131165270
电话:18633098594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西城国际
发布时间:2023-03-02 13:09:33 人气:
高盐污水也被称为高盐废水,高盐废水是指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高盐污水治理是污水治理的难点和关键,对于污水处理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高盐污水主要包括:脱硫污水、精处理系统再生污水、化学除盐系统再生污水、循环排污水膜处理系统浓水等。高盐污水水质复杂,以脱硫污水为例,其水质具有高硬度、高盐分、高浊度、强腐蚀性的特征,经过达标处理之后环保指标如重金属、悬浮物、pH 值等指标得到控制,但离子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因此还需进行深度处理。在进行深度处理和浓缩干化时,必须考虑工艺设备的防垢、防腐蚀及防生物污染等特性。
高盐污水浓缩可分为软化预处理阶段与浓缩减量阶段,浓缩减量阶段又包括膜法浓缩和热法浓缩2 类技术。按蒸发热源的不同,末端高盐污水蒸发干化技术分为蒸发结晶和烟气余热干燥 2 大类。高盐污水浓缩干化处理后的固体物包括杂盐、混盐、工业盐、含盐粉煤灰等,其综合利用的途径、费用等直接影响高盐污水零排放技术路线的选择。
高盐污水软化预处理工艺
高盐污水的软化处理包括石灰—碳酸钠软化、氢氧化钠—碳酸钠软化、化学反应—管式微滤过滤软化、硫酸钠软化、离子交换软化、纳滤膜软化等。
石灰—碳酸钠软化、氢氧化钠—碳酸钠软化工艺均为两级化学反应加沉淀澄清处理,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反应,去除高盐污水中的钙、镁离子及硅酸盐,以满足后续膜浓缩工艺防垢的要求。化学反应—管式微滤过滤软化是一种集化学反应软化和膜过滤技术于一体的软化分离工艺,在某些条件下可替代两级化学反应软化澄清工艺。硫酸钠软化是利用同离子效应和硫酸钙溶解度较低的特点,进一步增大水中硫酸钙的过饱和度,诱导硫酸钙过饱和溶液自发结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钙离子质量浓度,达到软化的目的。纳滤膜对离子有选择分离性,可将其用于高盐污水的软化预处理,纳滤膜包括卷式纳滤膜和振动膜 2 种类型。振动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膜分离工艺,该技术的核心特点是采用振动剪切增强过滤工艺,解决了静态膜分离中的膜污染和堵塞问题。离子交换软化是非常成熟的软化除盐工艺,在水处理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但高盐污水的硬度很高,若直接使用离子交换软化,会导致树脂快速失效,需要频繁再生,因而只能与其他软化工艺联合运用,将其布置在化学药剂软化之后,作为系统软化保障设备,以保证软化工艺出水水质稳定。
高盐污水浓缩处理工艺
1 膜法浓缩减量处理工艺
膜法浓缩工艺包括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正渗透(FO)以及膜蒸馏(MD)等。在对高盐污水浓缩减量过程中,尤其是后面需要进行分盐结晶时,纳滤工艺就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浓缩工艺。纳滤膜对二价离子的分离效率很高,因此可对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进行分离,纳滤产水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钠,送至结晶系统可生产精制工业盐。
目前,用于高盐污水浓缩的反渗透工艺主要有:海水反渗透(SWRO)、碟管式反渗透(DTRO)以及高效反渗透(HERO)等。DTRO 适用于分离高浓度料液,具有适合高浓度、高含盐量污水处理的膜组件,对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已经有多年的工程应用经验,但用于高盐污水处理时仍需解决污水的结垢问题。
电渗析(ED)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对溶液的浓缩和分离。与反渗透技术相比,电渗析对污水的浓缩程度更高,可将溶液浓缩至含盐量 15%以上,***高甚至可以达到 20%。FO 是利用溶液间的渗透压差为推动力的自发性渗透驱动新型膜分离过程。正渗透浓缩工艺包括正渗透膜处理和汲取液回收循环两大系统,且回收汲取液所需的能量占整个系统耗能的绝大部分。FO主要适用于处理超出反渗透经济处理范围,或者反渗透无法处理的极高含盐污水。
MD 是膜分离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分离过程,即热侧溶液中水分在膜面处汽化并透过膜进入冷侧后被冷凝成蒸馏水。该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或小规模工厂试验阶段。
2 热法浓缩减量处理工艺
热法浓缩是一种传统的化工工艺过程,包括蒸汽加热蒸发、烟气蒸发、自然蒸发、增湿去湿等方式。其中,蒸汽加热蒸发包括多效蒸发(MED)、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热力蒸汽再压缩(TVR)等[15];自然蒸发主要包括蒸发塘和机械喷雾蒸发;烟气蒸发是特有的一种蒸发浓缩方式,主要是利用烟气的余热蒸发浓缩;增湿去湿主要有自然蒸发除盐(NED)、低温蒸发结晶(LTEC)和载气萃取(CGE)等方式。为了降低高盐污水热法浓缩预处理药剂成本,提出了硫酸钙晶种法降膜蒸发技术,该工艺的核心是在蒸发料液中添加硫酸钙“结晶种子”,以提供硫酸钙析出结晶生长的晶核,达到防止硫酸钙结垢的目的。
热法浓缩减量处理工艺的蒸发过程是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溶剂部分汽化,从而达到浓缩溶液的目的。要保障蒸发连续进行,必须不断地向溶液提供热能,为了提高蒸发能效,发展出了 MED、MVR、TVR 等节能技术,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条件择***用。降低高盐污水热法浓缩减量工艺热能消耗的另一条技术路线是采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蒸发污水,主要包括低温烟气蒸发工艺和烟气余热闪蒸工艺。低温烟气蒸发工艺将脱硫污水浓缩塔连接至电除尘器与脱硫塔之间,使脱硫污水在浓缩塔中循环蒸发;烟气余热闪蒸工艺利用锅炉尾部除尘器入口的烟气余热蒸发污水,采用多效强制循环蒸发器,按“晶种法”工艺操作运行。
此外,采用自然蒸发原理的蒸发塘工艺、采用机械喷雾蒸发的强化自然蒸发工艺、利用载气的增湿—去湿工艺等,均在高盐污水浓缩减量处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
高盐污水干化处理工艺
末端高盐污水的干化处理,均需使用外加热能,将污水中剩余水分蒸发,产出固体盐分。按蒸发热源的不同,可将末端高盐污水蒸发干化技术分为蒸汽热源和烟气余热 2 类。
1 蒸汽热源蒸发结晶工艺
蒸汽热源蒸发结晶工艺采用蒸发结晶器,将末端高盐污水进一步蒸发浓缩析出固体并分离,经干燥处理后打包封装为固体盐。当选用不同的结晶方法时,可采用不同的结晶器,如真空冷却结晶器、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奥斯陆(OSLO)蒸发结晶器、导流筒加挡板(DTB)蒸发结晶器等。末端高盐污水的结晶过程,通常使用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
根据预处理及浓缩阶段工艺选择的不同,蒸发结晶工艺***终产物固体盐可能为杂盐、混盐或工业盐。从目前国内盐业市场情况看,回收盐受法规、标准、技术等制约,难以实现良好的资源化和市场化。回收盐的定性,也存在不确定性,若被判定为固废甚至危废,处理成本太高,影响主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回收盐若作为产品销售,还需得到盐业及环保部门的许可。因此,在选择高盐污水干化处理工艺时,需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
2 烟气余热蒸发干燥工艺
烟气余热蒸发干燥工艺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将烟气与末端污水直接接触换热,使末端污水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析出的固体盐与烟气飞灰混合后收集处置。烟气余热蒸发干燥工艺将末端污水雾化为细微液滴,直接喷入空气预热器与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内干燥;或喷入单独设置的旁路烟气蒸发器内,与从空气预热器前抽取的少量烟气直接接触加热蒸发干燥。将末端污水直接喷入烟道内的工艺过程,受锅炉负荷波动、水量波动、烟道布置、流场变化等影响,易出现烟道结垢、喷头堵塞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旁路烟气蒸发干燥工艺单独设置烟气蒸发器,与主烟道系统相对独立,可靠性高,该工艺系统简单,设备少,投资与运行费用低,能量消耗少,不需额外的热能输入,无液体排放,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水蒸发盐分进入粉煤灰,不产生多余的固体。但是,旁路烟气余
热蒸发干燥工艺存在高温条件下含结晶水氯化镁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造成后续脱硫吸收塔氯离子升高,破坏原有吸收塔氯平衡,以及结晶盐进入粉煤灰影响其质量等问题,因此选用该工艺时需要加以论证。旁路烟气余热蒸发干燥技术在国内已完成现场工业试验,大规模工程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